制造業全生命周期追蹤需貫穿“原料入庫—生產加工—成品倉儲—出庫交付”全流程,每一環的物料識別、數據采集效率,直接影響生產節奏與追溯準確性。東集AUTOID UTouch 2 RFID手持終端憑借場景化技術設計,在實際生命周期管理中解決了傳統方式的諸多痛點。
一、全生命周期追蹤的實際痛點與場景表現
傳統追蹤方式在具體場景中常暴露系統性缺陷,導致流程卡頓:
1、 原料入庫環節(立體倉庫場景)
原料常存儲于5米以上的高位貨架,常規設備5米內的識別距離難以覆蓋,需人工登高或頻繁移動設備,單次入庫效率降低40%以上。
2、 生產加工環節(零部件密集區)
裝配工位常集中存放零部件標簽(如電子元件、小型配件),傳統設備因信號碰撞導致誤讀率超15%,需反復核驗,拖慢生產節拍。
3、 成品倉儲與出庫環節(長時間作業場景)
成品盤點、出庫掃碼需連續操作8-12小時,普通設備續航不足4小時,每天至少中斷3次充電,易造成批次漏掃、數據斷層。
二、東集AUTOID UTouch 2 RFID手持機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技術適配與應用
針對上述場景,東集AUTOID UTouch 2通過技術優化實現精準適配,在實際操作中體現顯著價值:
1、原料入庫:遠距離識別提升立體倉庫效率
支持1-33dbm功率步進控制,識別距離可靈活調節至0-20米。在立體倉庫作業時,工作人員無需登高,站在地面即可讀取8米高貨架的原料標簽,單次入庫時間縮短至傳統方式的1/3,且數據采集準確率提升至99.9%。
2、生產加工:防碰撞算法保障密集場景精準度
搭載獨有防碰撞算法,在零部件密集區仍能穩定識別。例如電子產線裝配環節,可一次性精準讀取托盤內所有元件標簽,誤讀率控制在1%以內,減少70%的重復核驗工作,確保生產追溯數據與實際工序同步。
3、成品倉儲與出庫:長效續航保障流程連貫性
采用11700mAh雙電池架構(主機+手柄獨立供電),支持不間斷連續作業。在成品出庫高峰期,可覆蓋完整班次的盤點、掃碼工作,避免因充電中斷導致的批次漏錄,使出庫數據完整性提升至100%。
東集AUTOID UTouch 2超高頻RFID手持終端通過“可調識別距離+防碰撞算法+長效續航”的技術組合,精準匹配制造業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場景需求——從原料入庫的高效識別,到生產加工的密集標簽處理,再到成品出庫的連續作業,均實現了追蹤效率的實質性提升。其場景化參數配置能力,使其成為制造業全生命周期追蹤的高效載體,為全流程數據貫通提供了可靠支撐。